Monday, October 22, 2007

罗艺君病了

I am Weixing Jiang's wife. Attached is an article that was written by me last week after I have heard Luo Yi's emergency. I did not use the real name of Luo yi because the article was published in the chinese newspaper in Ottawa.

罗艺君病了

-----一位清华校友正在生死线上

  半夜时分,“嘀铃铃”的一阵电话声,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:罗艺君病了!病得很严重!癌症晚期!这几天正在美国的一家医院抢救、、、、、、

  我知道罗艺君是在七年前,我们一家刚来到加拿大。我先生在一家高科技公司上班,没多久就听他说遇见了一位多年没见的同学,就是罗艺君。当时罗艺君正好也在那家大公司上班。一开始罗艺君发现坐在办公桌前的我先生很象他的清华同学,但不太敢认。算起来他们大概有十几年没见面了。毕竟都不是大学时代的人了。于是他上公司网一查,果然证实了自己的猜想。两位老同学的巧遇,都打心眼儿里高兴。从此以后,我们在这座城市就又相互多了一家朋友。

  第一次见到罗艺君,让我很吃惊,他长得太像高仓健(日本电影明星)了。个子身材和板寸的头发,尤其是轮廓分明的五官和略带苍桑的脸部。唯一有区别的是罗艺君更年轻。你觉得艺君总是在微笑,而且腼腆。他说话不紧不慢,和颜悦色。还拉得一手漂亮的手风琴。

  罗艺君喜爱艺术,培养自己的孩子们学琴没有二话,还担任本地一个华人艺术团的团长。业余时间他常常开车接送没有车的团员去排练。为相互陌生的团员营造熟悉的气氛,邀请大家到他家中聚会。这个艺术团是个民间松散组织,从团员到团长都是志愿者。我的孩子当时是一所艺术中学的长笛手,就是受了罗艺君的影响也参加了这个华人艺术团,并且还带来了他的两个朋友成为团员。

说到罗艺君,一所周末中文学校的许多人可能都认识他。他是中文学校的忠实追随者。这家中文学校后来搬离他家很远,但他仍然一直送自己的两个孩子去上课,从不间断。一个孩子三岁出国,一个孩子出生国外,现在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,一个上中学,他们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很不错。这不能不让人叹服罗艺君夫妇。中文学校需要乐器,罗艺君回中国探亲时,就专门为中文学校背一架扬琴回来。

后来很偶然听到我一个朋友讲,那年罗艺君正在卖他们家的Townhouse,我这个朋友刚从中国移民过来,到处看房子,看罗艺君房子的时候已是晚上。罗艺君和他们聊天时,得知他们是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才来到。罗艺君就开车把这对素不相识的夫妻送回城里的公寓,让我这位朋友感动不已!他们之前已经告诉罗艺君不打算买他的房子。而且当时她觉得能把他们送到一个公共汽车大站就很感激了!在公司,罗艺君也是一位热心的太极拳组织者。我们家现在还有一件当时他送的印有太极拳图案字样的T恤。

一位清华大学七七级同学说,渥太华清华校友会当年为中国抗洪救灾捐款时,罗艺君捐的数目最大。去年多伦多的一位清华校友不幸身亡,加拿大的同学自发捐款,已经身在美国的罗艺君,也寄款至加拿大。这位亡故校友曾经几经辗转,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。我在想,罗艺君远在美国,与亡故校友并非同级同系都伸出援手。这里面既有校友的情分,以及罗艺君一贯的古道热肠,也有相“知”何必曾相识的情愫。他以一个有着深切感受的过来人,深深的理解着对方:都是清华人,都是几经周折来到加拿大,都拿过博士,都有家小,都尝过再次失业又没有机会的痛苦!

罗艺君一家从亚洲到欧洲,再从欧洲到美洲,最后他们选中了加拿大。从住公寓到住Townhouse到拥有自己的Single house,他们越来越喜欢这座美丽宁静的小城,决定今后就扎根在这块土地上了。但是真的是天有不测风云,北美的高科技泡沫顷刻间破灭,罗艺君作为合同职员首当其冲被公司裁掉。他的夫人供职的那家公司也倒闭了。幸运的是他很快又拿到了另一个合同工作,但是这个合同工作结束后,罗艺君再次失业。那段时间他还经历了母亲病重和去世的生离死别。顶天立地的汉子承受着接二连三的打击!

无论你是清华的“土”博士还是留洋的“洋”博士,这些年都被洪水猛兽般的裁员倒闭毫不留情的冲刷过撕扯过。几乎没有一个家庭没有受到波及!我周围相熟不相熟的人纷纷的又开始了新的启程。去另一个城市,去外省,去中国,去美国,等等。罗艺君很长时间没有找到工作,与当时成千上万失业者一样,寄出的简历犹如石沉大海。最后,不得已他只身加入了去美国的航线,把夫人孩子留在了家里。在加州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工作。从美国到加拿大,来来回回探家他走了一年半,一直想等加拿大工作机会好了再回来。但高科技行业的曙光始终未出现。夫妇俩做了漫长的考虑,下了很大的决心,最后卖掉了心爱的房子,全家到美国团聚。

记得刚认识罗艺君一家时,我曾问过“这么多年你们都在加拿大,为什么没有去美国” ?因为很多人都感觉加拿大不仅税收高气候又寒冷,而美国正好两样都比加拿大折中。他们说他们喜欢这里,不想去美国。因此他们选定了一块地,设计了自己的房子风格,就像看见孩子从孕育到出生一样,从打地基到最后建成一座漂亮的大房子,他们幸福地享受了全过程!就像一般高科技工程师家庭一样,过着宁静安逸的生活。

可惜北美的失业狂潮如排山倒海,短短的两三年里“卷”走了我认识的好多个家庭,包括非中国人家庭。他们被迫跟着工作走,工作在哪里,家就在哪里。罗艺君一家也没能例外。

罗艺君一去两年,我们再没有联系。我不是清华毕业的,但我知道的我先生的清华同学,他们平时大都各自忙各自的,鲜有联系,见到又十分珍惜。即使像罗艺君这样很近的同学,一旦分开,没大事就没联络。不联络就意味着对方平安。

直到祸从天降,罗艺君病倒了,他也没有告诉大家。实际上从被发现是癌症到现在都半年多了。清华在渥太华的校友会得知后,立即电话联络校友们,给在病房的罗艺君送去鲜花。有些同学开始了为罗艺君捐款等等。其实同学们都明白,募集的款项在经济上不可能给罗艺君有多大的帮助,最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关心!希望在精神上能给罗艺君和他的家人巨大的支持!我们相信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奇迹!医生们不是有一种带癌生存、与肿瘤和平共处的观点吗!我们期盼生命在罗艺君身上发生奇迹!期盼有一天他和家人再回来和大家相聚!


(作者:蒲 力) October.10, 2007

No comments: